📖超越生死的智慧:從李連杰到人類圖的心靈探索(三)
- Bee
- 5月1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5月16日

閱讀李連杰「超越生死」25年佛法修行第三階段(P.134-175)心得感悟
1. 李連杰佛法修習的過程來到尋求大圓滿灌頂,前後10年三次失敗,直到第四次才「機緣」成熟完成灌頂,在此之前他的上師對他的修行極其嚴格,要求要用「自己的話」來闡述心得,以確保徹底𢤦了才繼續往下教。所以用自己的話能夠說出閱讀心得或感想,也才是真的對書中所言有屬於自己的了解及領悟。
2.此段特別提到李連杰因為成立「壹基金」而忙於公益,他自認為有學佛法,所以看得開不因此生病,但醫師卻告訴他那只是他頭腦的想法,身體很誠實的證明他的壓力跟緊張是造成內分泌混亂的原因,這也是大多數人的狀況「頭腦跟身體分家」,所以只要有肉身的一天,對我而言基本功都非常的重要,所謂的基本功也就是正常作息、均衡飲食、固定運動、情緒自在(動態或靜態的靜心),做到基本功比較可以確保精氣神的狀態以面對每天的生活及工作,個人的體會是基本功會讓身心腦比較可以和諧同步。
3.最後閱讀此段令我非常有感的內容是,李連杰提到一位享譽國際禪師的「內在閉關」旅程,這位禪師放下全球的事業進行了1600多天的獨自出走,對原來的生活說放下就放下,沒有任何掛礙,重點是他的閉關不是肉身定在某處,而是走出去的內心閉關,我會如此有感是因為我一直不是太喜歡靜靜坐著靜心,剛好本週也開始實施睡前至少30分鐘的「閱讀靜心」,讓看到內在閉關的我非常有共時感。
這幾個月追劇比較頻繁,明顯發現睡前還接觸3C產品真的會干擾到睡眠品質,也一直再找適合自己的方式調整中,幾個月的嘗試下來發現,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喜歡,我是喜歡閱讀的人,對我而言閱讀某種程度上跟吃飯沒有什麼差別,所以目前我不強求自己以靜坐的方式靜心而改成閱讀靜心,我發現沉靜下來的效果不錯,睡前用閱讀收攝心神且入睡後可以繼續吸收書中智慧,可謂一舉兩得。
人因為有互通有無的需要而有了文字及語言,但我們也往往被文字跟語言框架住了。閉關不一定只有一種形式、靜心也不一定只有一種形式,唯有可以持續開心去做的才能對自己的生活帶來真實的改變。
閱讀感想與人類圖~
人類圖中有黑有紅,不管是右邊一排黑的數字、左邊一排紅的數字或中間圖上紅黑顏色的條槓(人類圖中稱為通道),這紅黑的差異呈現作為人的複雜性及二元性,黑色是你可以意識到的自己,而紅色是你無法意識到的自己,紅黑能量頻率運作的不同也造成了頭腦的想法跟實際的作為、你認識的自己跟別人認識的你、頭腦的認知跟身體實際的狀況... 以上種種的差異,這樣的差異要如何平衡或整合呢?這也是人類圖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要我們覺察的,首先把向外的注意力迴轉向內,然後將頭腦的想法向下落到身體層次的關照,就這樣如果願意不斷地實驗及練習,或許會發現一個嶄新的自己。
另外人類圖中最重要的內在權威就是情緒,因為我們的人生受情緒影響極大,甚至被情緒的能量主導,這時候真的就回到生活的基本功,當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,情緒比較能夠自在,頭腦會比較清楚,當內在穩定,對於外在的影響也更能夠從容的面對,這時候的我們才真的有選擇的能力。
Komment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