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📖超越生死的智慧:從李連杰到人類圖的心靈探索(六)

  • 作家相片: Bee
    Bee
  • 6月1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

ree

李連杰「超越生死」(P.218-272)讀後心得


一、學佛像是爬一座大山

李連杰提到學佛像是爬一座大山,底層人數最多,目標是「求佛」,求世間一切的安穩利樂,中層「求心靈平和」,著重理解佛法義理且具體行善,許多佛教團體屬之,頂層人數最少,專注「求解脫輪迴」,他們可以放下世俗的功名利祿,這也是佛法要給我們真正的禮物。


就以上的內容可以了解到,大多數人都還停留在外求的階段,只想要不想給,只想獲取不想付出,所以往往所求也不容易實現,大家依舊在人生的浪潮中載浮載沈,中層開始學習的人已經了解到能量平衡的宇宙法則,知道能量是循環的,是一個迴圈,有出才有進、有出就會有進,所以開始學習及化為行動讓生命有機會改變,而最後非常少數的人是以超越世俗、超越物質、超越相對的世界為目標,這是佛法的核心,從某種角度來看,也是人類圖系統最終的目地~我們像乘客(意識)一樣坐在車子(肉身)的後座,讓司機(宇宙機制/磁單極)帶著我們走,我們就只是觀照內外的一切,不被「境」所影響。

這裡我看到的第二個重點是李連結參加閉關禪坐,他在打坐時眼睛是睜著的,然後就被他人指正,然而佛法的實修有不同的傳承,就像藥店裡的藥材眾多,哪一個比較好?相信大家都同意,能夠治療你的就是最好的,這也是人類圖的核心精神之一,人生的一切都沒有對錯好壞,我們來體驗、學習及創造,任何的一切有其因緣,適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

二、猜解情緒的習題

「情緒」,影響我們最深的能量。

書中提到學會一件事情需要經過「聞、思、修」三個步驟,也就是聽聞與學習,之後對所學深入思考而有自己的見解,然後在生活中實作與實踐,這三者之中實作的功夫最重要,這個部分與人類圖的核心精神也是非常契合的,「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」需要我們在生活當中不斷操練~把向外的注意力轉而向內,否則懂再多知識及道理也對人生的幫助有限,畢竟學習是為了運用,唯有行動才會有實質的創造。


這裡舉情緒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明「聞、思、修」,當能夠認出自己升起的情緒,這就是「聞」,思考及領悟情緒的本質都是無常的,單純只是體內氣血的自然湧動,這是「思」,生活中反覆練習直面情緒、向內觀照,讓情緒的能量自在來去,這是「修」。情緒就是一股能量,練習觀照這股能量的生滅,有意識的回應或行動,我們才能真的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。


三、慈悲與智慧是修行的雙翼

這裡提到因為訓練狗的不容易,讓李連杰反思培養耐心與慈悲心的重要,慈是予樂,悲是拔苦,然而慈悲是需要與智慧並行,基於不再輪迴的前提下去助益他人,才算是慈智兼備,對於如何才算是「不再輪迴的前提」書中沒有多更多的論述,然而此處提到對於陪養耐心的重要與人類圖的觀點一致,就人類圖系統來看集體人類的能量場是講求效率與快速的,由於情緒中心尚未完全成熟,我們往往無法保持耐心,對結果的期待讓我們忽略過程才是真正的關鍵,就如同人生,終點人人相同,但過程不同,而過程如何也決定了我們會如何抵達終點。


智慧小語~

「給出去的才是你的,擁有的只是保管」

「有雜質的水如何澄清?等待沉澱」

人生有時情緒雜亂如麻,如何沉澱?答案就是「等待」。


 
 
 

留言


Rainbow Seeds Studio

洽詢預約請聯繫:

  • Facebook社交圖標

© All rights reserved 輪播種子工作室

  統一編號:91754793

bottom of page